“这是公司新研发的TS40车铣复合柔性制造机床,别小看了这台机器,它可是使用了桁架式机器人作业,将原料放进去后,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便可生产出需要的零部件,实现了24小时无人值守作业。”4月8日,在
鲁南机床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鹤指着一台大型机床向记者介绍。
作为滕州市机械机床行业的,自去年起,鲁机公司便开始研发智能制造产品。据李鹤介绍,当前中低端产品占据市场主力,数控机床仍是短板。在市场需求行将饱和的情形下,融入互联网思维,研发数控产品,是企业抢占市场*的手段。
“基于此,我们还成功研发了与TS40具有同一概念的其他两项产品。这三项产品刚投入市场,便接到了大批来自欧美的订单。”李鹤说。
滕州市经信局机电办主任张雷对机械机床行业借力互联网发展十分看好。据他介绍,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数控机床行业也需要逐渐调整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我市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必须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提高工艺水平,推进智能制造,这才能提振发展信心。鲁机公司的‘智能机器人’产品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他说。
机械机床企业拥有“机器人”,在我市并非仅鲁机公司一家。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威达重工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精密机床的研发、生产和检测。特别是去年,该公司将获得的3000万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补贴经费,用于智慧工厂、智能制造、个性化服务的研究,加快融入“互联网+”步伐。
“去年我们研发的远程监控、检测维修系统受到了客户好评。客户购机后,如果发生故障,我们不再派人到现场维修,只需根据网络平台数据,便可检测出原因。此外,客户也可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掌握机床状况,既节省了我们的费用,又为客户争取了利益。”公司副总张延岭说。
“‘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关键是对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和集成,需要扎实的基础做保障。”张雷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一些担忧。他说,就全市机械机床产业发展现状看,虽然部分骨干企业已与互联网进行了尝试性融合,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局限,还有些中小企业处在徘徊阶段,有的则仅靠网络营销这一单一的形式与网络接轨,“信息孤岛”依然存在。
“实现‘两化’融合,设备需要改造,管理制度、运营模式等都要重新制定,这对
鲁南机床来说是一次重构。”张雷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引导机床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申请专项资金,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产业结构向中方向调整。(转载来源于:滕州日报社)